首页

小刚日本原创视频

时间:2025-05-29 06:43:42 作者:《中国记事(1912-1928)》从西方人观察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社会 浏览量:12799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历史学家王笛的最新历史非虚构新书《中国记事(1912-1928)》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该书通过大量一手资料、48幅珍贵历史图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重构了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

《中国记事(1912-1928)》(全两卷)书影。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1912年至192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该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来观察那个大变革时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作家、学者、记者、外交官、旅行者,如芮恩施、杜威、鲍威尔、赛珍珠、司徒雷登、史迪威等人,从北京、南京、上海到广州,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记载了他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民生百态的深入观察和了解。王笛经过细密的中英文资料耙梳,发掘出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陆徵祥、顾维钧、胡适等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迹,并且挖掘了普通人的言行与大历史之间的关联。

  该书的全国首发分享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指出,《中国记事(1912-1928)》反复出现的“觉醒”一词,是当时观察者对中国的核心描述。这种觉醒不仅是政治变革,更体现在女性参与革命、社会观念转变等细节中,呼吁关注被传统叙事遮蔽的群体。该书充分体现了历史写作的文学性与开放性,为小说家和非虚构写作者提供了丰富素材,推动历史叙事走向大众。

全国首发分享会现场。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称赞这一作品以严谨的学术研究,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丰富细节和宏大叙事,并通过他者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呈现了他者凝视下的中国近现代化过程。

  王笛说,过去他研究中国历史,根据的是中文资料,通过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历史;现在从西方人的角度,这些来到中国的西方人观察到的中国,和中国人自己理解的中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看待中国的观点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那个时代。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看到的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问题。”王笛坦言,“在使用这些资料时,一定要冷静分析哪些是他们的局限、偏见,哪些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夺命“洗罐”:危化车司机死亡背后的槽罐清洗乱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平台的引领作用,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新疆阿勒泰开启秋季转场

按照商务部“消费提振年”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有关部署要求,黑龙江省商务厅将在国庆节期间以“钜惠国庆嗨购焕新”为主题,开展“汽车以旧‘焕’新嘉年华”“绿色家电‘焕’新暨秋季暖居家装节”“第二届全省一刻钟便民生活节”“黑龙江省第二届互联网营销大赛”等4场省级促消费子活动,联动各市(地)开展汽车、家电、家居、百货、餐饮等80余场系列活动,计划配套促消费资金约1亿元。

北京望京沟边海棠花寂寞开谢十多年,今年为何突然火了?

15日黄昏,摄影爱好者在根河市第一次捕捉到它的身影。16日晚间18时10分,该彗星又出现在额尔古纳湿地,持续到20时左右。

欧洲议会议员质问北约哪来的脸指责中国

今天,仍然有许许多多人对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倾注着巨大的关注和期待,这一份期望必须用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加以评价,才真正有可能使体育成为我们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支撑和力量。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人工智能的风险防范和治理面临五方面挑战

第二届至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举办的时间分别是2019年7月6日、2020年10月13日、2021年7月23日、2022年5月11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